366 成也盐政,败也盐政-《横明》
第(1/3)页
两淮盐商的崛起,可以说是一系列政策的结果。
但是,盐商经济带来的好处并未落到老百姓身上,哪怕是盐商聚集的扬州。
掌柜家祖上,曾经也是盐政受益人,常年奔波在盐场和边关。
后来,伴随着开中法变为纲法和折色法,掌柜家祖上渐渐没落,到他这一代,只有经营些小本买卖,再也不复当初盛况。
方书安对于大明盐政还算是有了解,但是细节寥寥,索性就与之攀谈起来。
掌柜掏出他的烟袋,点着火后,吧嗒吧嗒抽了两口,随即吐出一片烟雾。
在烟雾缭绕中,人也像是梦中,掌柜开始讲述关于盐政的故事。
明初,太祖采取一系列策略,使经济得以恢复,国内安定。
然而,北面边境,尤其是宣大等地区,依然处于对峙状态,蒙元残余势力不断试图南下,尝试恢复他们黄金家族的荣光。
各路不管是不是个人物的阿妈阿狗,都叫嚣南下中原。
因此,迫使大明在边境囤积大量驻军。
十数万大军人吃马嚼,可不是个小数目,当时华北平原常年战乱的影响,产量有限,并不能及时供应,再加上有些作物不生产,因此粮食缺口巨大。
老朱为解决问题,便开启他的开粮纳中制度。
说起来,也就是户部利用食盐专卖权,根据边境粮食储备情况,进行招标。
由商人们运输物资,然后用结算价格按照盐引结算,他们便会得到合法售卖的官盐。
这就是明初年稳定边疆的“开中法”。
也就是这般,大明能够用有限的成本,将运粮和卖盐结合,很好的市场化,保障边关粮食等需求。
而且,也将此前的盐专卖变为官商并用的方式,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食盐零售的合理性。
所以,终明一朝,一直到崇祯末年前,大明的食盐价格都很合理,不存在清朝中后期,靠着给食盐胡乱加价,来增加税收的情况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