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4 九浅一深-《横明》
第(2/3)页
李怀信还没说完,熊大便挥手制止了他,开后门不对,还不如不抓。
方书安当然不是因为是否涉及到方家问题,如果他家在沈阳有掌柜如此不长眼,干掉那人也无可厚非。
“经略,小子倒不是为了某人或者某家之利益。如此关键时刻,管它是谁家里人,还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,拿掉他们也是应当。我所担忧,是另一问题,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得罪某一家!”
不是因为招惹到某家之事?
熊大有些想不明白,他不是个怕事的主,管你是首辅或者国舅家的商号,封掉抄了便是。
要不然熊瞎子的诨号,是如何得来的!
如果不是此等问题,还有什么能令智计百出的方书安为难?
“为募集军饷,朝廷发行数百万债券,并且许出去贸易之权,当中一条便是能够参与作战前沿的商贸。如今,沈阳一地囤积居奇的粮商大多是本地固有商人,但其中难免夹杂远道而来的客商……”
当初制定国债相关的条件,就是给那些拓展商路困难的商户机会。
现在他们到辽东做生意,因为粮食囤积就全部抄没。在有心人运作之下,必定会被宣传为出尔反尔,下一次再以其他名义发行国债,一毛钱都不会卖出去!
到时候即便朝廷如何澄清,黎民还是更愿意相信那些小道言论。
比起公信力,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似乎更值得相信。
也不知道为什么,但事实从来如此……
不然,多少人写段子一般的历史传奇当成信史读的津津有味?
相比粮食带来的困境,国债路子断掉之后,影响更大。
即便熊廷弼没有在庙堂最高层坐着,但转念一想他就能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。
相比起来粮食的价值,数百万能迅速聚集起来的战争资金,实在是太过珍贵。
好容易找到的一个筹集钱粮的路子,若是被他一次查封搞黄,那真成了大罪人。
一番九浅一深的分析之后,众人俱是陷入沉默当中。
“要么,我们去挨家挨户劝劝,让他们自行……”
李尽忠话还没说完,看见人们都瞪着他,便知趣的闭上嘴巴……
商人们要是听劝,太祖早就将大明的货物卖到五湖四海去了。
“上折子,让朝廷再运些军粮吧,咱们先将库存的军粮卖出去部分,解决眼下燃眉之急!”
李怀信也是个文转武的将领,只不过他没有在朝堂见证过斗争的凶狠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