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士气-《初唐剑神》
吕涵阳没有直接将玉山恢复过来,而是选择了用登坛作法这样和普通的神棍一样的方式,显然不是简单的为了恢复玉山的植被。
在这个时候,他想到的比一般人更多一些。因为在此时,蝗虫造成的毁坏不仅仅是针对于庄稼和绿色植被。还有一种无形的破坏:针对人心,对大唐百姓心中信念的破坏才是最致命的。
现在大唐依旧是初立,整个国家经过这几年的稍微好一点的环境,刚刚出现一点生机。可是这一场蝗灾,完全就是在这种上升的苗头上直接一刀切掉了。百姓刚刚有了一点盼头,就不得不背井离乡。
这种对于人心的打击,才是这一次蝗灾最大的危害,百姓现在虽然被朝廷以工代赈安置下来,可是他们的精气神全都受到了巨大的挫折,没有了那种发自心底的积极向上的心态。
这种变化,是无形的,看不到,但是却能够感受到。在整个关中地区,吕涵阳这一次回来之后,就发现了这一点。百姓们或许在不断地劳作,帮着修建公路,修筑城墙。但是却显得有点颓然,死气沉沉的。
这种变化,朝堂上衮衮诸公都已经察觉,可是他们没有办法恢复,说的再多百姓也不见得会相信。因为蝗虫在这个年代被称之为蝗神,他们认定这一次的蝗灾就是上天降下的责罚。
这种情况下,人力如何能够改变?朝廷能够将他们的身躯安置,但是那抱着一片恐慌的心,该如何安放?这个时候,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。
而此时吕涵阳要做的就是铲除这种恐惧,有两个方法:第一个就是他现在要做的,开坛做法,恢复被蝗虫啃噬掉的植被。这说明大唐有神仙庇佑,可以战胜蝗神。第二个则是需要去找到那些蝗虫,将它们彻底的除掉。
杀掉一只蝗虫很简单,但是形成了蝗灾的蝗虫群,却是铺天盖地,根本难以灭杀。毕竟实在是太多了,怎么杀得完?吕涵阳都没有绝对的把握,所以他先要将玉山恢复过来,恢复一些百姓心中的士气。
没错,不仅仅是军队有着士气,其实整个国家也有。只要是人类聚集在一起组成的集体,都有士气。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但是却有真正的影响着这个集体之中的每一个人。让他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能够爆发出更强的韧性与力量。
吕涵阳归来的消息,在玉山八景宫的道士宣扬下,直接传遍了长安城。李二也算是喜出望外,他可是被这小小的蝗虫给弄得精疲力尽了。在关中地区蝗灾爆发后,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。
要调集粮草救灾,要安抚民众的情绪,以免引起哗变。在安置好百姓,让他们修筑城墙,修建公路之后,又要让人进行监管,以免有人从中克扣百姓的粮食等等。
总之李二这段时间可谓是忙坏了,蝗灾不管怎样都无法扑灭,让人抓,有没有多少人敢。而且杀不胜杀,扑灭蝗虫的效果几乎为零。整个关中二十七洲,粮食几乎绝产,只有那些爆发蝗灾晚一些的,稍微收割了一点粮食。
而这些提前收割的粮食,也是根本没有成熟的,大半粮食都没有长成,只有那么一点点,聊胜于无。
而蝗虫在之前扑向玉山八景宫的时候,李二心中甚至还稍微松了一口气。因为那里是纯阳仙人的道场,连神仙都无法消灭蝗虫,他这人间帝王被蝗灾逼得束手无策也情有可原了。
不过李二还是在之后带头吃了蝗虫,毕竟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有人出来承担的,八景宫那边说纯阳仙人去年就已经离开道场,大半年没有回来了。那么这个出来承担责任的也就只有他这个大唐皇帝了。
此时听闻吕涵阳回来了,并且准备开坛做法,要恢复玉山生机,并且之后还会去剿灭蝗虫。李二顿时心中镇定了大半:这纯阳仙人原来是有办法对付蝗灾的,这就好办!
这样的时刻,李二怎么会错过?所以在吕涵阳传出消息要在三日之后登坛作法之后,李二就让人开始准备了,文武百官全都不要落下,还有皇子公主,甚至后宫之中地位最为尊崇的四妃都会被他带到玉山,见证神仙施法。
八景宫之中需要搭建的祭坛都已经搭建好了,原本就有,只是现在摆上了三牲祭祀。比起别的道家道士需要用的什么桃木剑,什么三清铃。吕涵阳的这个作法案几上却简单的可怜,就只有点香烛纸钱而已。
这没什么好准备,但是却没有人会说这些东西很简单,因为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这写东西很简单,但是在吕涵阳这位大唐鼎鼎有名的神仙手中施展出来,绝对没有人会小瞧。
当然吕涵阳做法并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法器,那些东西都是普通神棍骗人的把戏,而他会用自己的力量扭转自然。
第三天天还未明,长安城就已经城门洞开,然后李二的龙撵直接从长安城之中使出,之后跟着长孙皇后的鸾架,东宫太子的仪仗。总之,几乎所有长安城的皇亲国戚,勋贵世家全都在这一天跟着李二一起出城了。
此时这些人虽然起了一个大早,但是却没有人睡眼惺忪,反而一群人全都神采奕奕。因为昨夜他们可是睡得很早,为的就是今天去看神仙做法。毕竟这位神仙可是一出去就大半年,闹蝗灾的时候,都没有见到他的踪影,现在回来了,究竟搞的是什么名堂?
当晨曦之中第一缕阳光照下来的时候,整个从长安城到玉山之间的路途上,无数的车架排成一排,朝着玉山蜿蜒而来。
长安城之中勋贵世家何其多,这绵延一路的车架足足排出去十几里地,也就是说最前面李二的车架已经走了一半路程了,长安城之中最后的那些人刚刚走出城门。
这种车马簇簇的情况很是少见,只有在各种朝廷大祭祀的时候才会出现,甚至还没有这一次这般隆重。
一路看过去,不管是这家国公,还是那家国侯,甚至什么县子县男都有,而且都仪仗齐全,没有丝毫马虎。这完全超出了大祭祀的规格,大祭祀的时候,也不可能每一家仪仗都摆出来的。